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加强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于9月22日16时在A2508会议室召开学业导师与辅导员联系会。学院党委书记赵德军、院长刘诺亚、副书记王玥、副院长黄音频及全体学业导师、辅导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王玥主持。

王玥在开场中强调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系统阐述了学业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定位:学业导师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引领者和学术创新的启蒙者,辅导员则是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者、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和成长发展的护航者,二者相辅相成。她详细解读了《荆楚理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从定性与定量考核目标两方面对学院育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协同育人划定方向。
副院长黄音频围绕学业导师工作实施提出具体部署。她要求学业导师深入学习学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定期指导、专题讲座、科研引领及学科竞赛等形式,强化学生学业规划、专业认知与科研训练指导。重点关注学业困难学生,建立个性化辅导档案,与辅导员密切沟通并制定帮扶策略,确保学生学业稳步推进。
院长刘诺亚从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出发,指出学业导师工作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关键一环。针对今后导师的工作,他提出三个要求。第一是指导内容整体化,强调导师工作不能脱离学校和学院的整体规划和目标实施方案。导师也要了解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培养模式以针对性指导学生。第二是指导方法精细化。指导应把整体和个体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要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和特殊对象,更要重点关注学业困难的学生。第三是指导方式创新化。既有常规指导,也要多样化指导;既要学业专业指导,也要课外创新和实践活动指导;既有校内指导还有校外指导。结合个人指导学生经验,刘诺亚推荐了一些创新方式。他最后强调,学院所有工作以及学业导师工作的核心是为了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彰显我们的专业办学特色,推进学院教风学风建设。
党委书记赵德军作总结讲话时指出,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需紧抓协同育人关键,学业导师与辅导员要主动对接、注重实效,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他要求全体人员提高政治站位,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核心目标,为学院改革发展、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使各位学业导师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和使命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学业导师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做的更好,为我院新学期学业导师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